古龍在世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:“武俠小說一旦到了需要革新的時候,描寫的就是活生生的人,和血淋漓的社會現實”。
是的,從古龍早期作品,一些純粹的長篇文字中,不難看出,那個少年筆下的一切都充滿了對兒時生活的恐懼和陰影。
幾乎在古龍的所有早期作品當中,看不到好的結局,也沒有生機可言,更多的是給人凄苦和壓抑的感覺。
很多時候,作家在描繪一種場景或者塑造一個人物角色之時,都多多少少會加上自己的影子。
古龍亦如此,即便被世人尊為“武俠大師”,古龍也曾爽快得承認過,執筆之初便是為了生活和糊口。
難以置信,著名的武俠大師,在決定執筆之前,內心深處竟沒有熱愛創作這件事,而僅僅只是為了活著。
然而對古龍整個青春時期的創作造成巨大影響的,正是他那個畢業于北平中國大學土木工程系的父親熊鵬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