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影后張織云》第1章

1926年8月,上海新世界游樂場聯合上海35家電影公司,舉辦了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屆電影博覽會,這次博覽會中有一項引起轟動的活動:選舉電影皇后。

他們將選票刊登在《申報》《新世界報》《新聞報》上,讀者可以圈選自己喜歡的明星。

這個選舉方法在當時還是第一次,因此消息剛一出來,立刻引起了民眾的熱情參與。幾天后,投票的結果出來了,張織云以2416首輪票獨占鰲頭,后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進行第二輪選舉,因此他被贊譽為第一位電影皇后,比奧斯卡影后還早了三年。

這是她人生的高光時刻,22歲的她事業愛情雙豐收。

然而,她的人生很快就急轉而下,前腳還對她百般呵護,山盟海誓的男人轉眼間就摟上別人的腰,她幡然悔悟,再回到影壇時,也無力回到她當初的輝煌之時,晚年時淪落街頭,以乞討為生,一生跌宕起伏,令人唏噓。

圖|張織云

一、 年幼失去父,命運眷顧

張織云,原名張阿善(阿喜),祖籍廣東廣州,幼年父親便離開了,日子過得十分艱難,讀到初中時輟學了。隨養母來到上海,由于她文化水平不高,剛到上海的時候就去了工廠謀生。

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,她看到報紙上大中華影片公司正在公開選角色,自負有些許美貌的張織云將自己的照片寄了出去。

招聘信息發出后的十天里,公司陸陸續續收到了一萬多張照片,但卻沒有一張是滿意的。有人私下說,報館里的某位記者偷偷拿走了一些好看的照片。

圖|張織云

大中華影片公司創始人之一的顧肯夫知道后,出面取回那些照片。

這些照片中,就有張織云的。

正是因為這個小插曲,這些照片失而復得,反而顯得更加的珍貴。

而張織云正是因為這個機會得到了公司的青睞,公司也借著這次的事件對她大肆造勢,將她培養成頂流的明星。

張織云也因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。不得不說,上天對她還是很眷顧的,明明相貌不是最出色的,也沒有任何強硬的背景,卻能夠憑借一張照片得到青睞。

真是一個時代的幸運兒。

二、 涉足影壇,年少成名

剛接觸到影視行業時,張織云是兩眼一抹黑,啥都不懂,學歷不高,也不會國語,好在她夠努力,運氣也不錯。那個時候的影視行業還處于默片時代,不需要聲音,只要演技夠好就可以了,這剛好可以掩蓋張織云語言上的缺點。

對于演技和鏡頭,張織云似乎有著異于他人的天賦,她在鏡頭里,身姿婀娜,一舉一動優雅大方,有些鏡頭甚至導演只說了大概,她都能憑借自己的理解,把每一個動作拿捏得很恰當,導演都對她贊不絕口。

圖|張織云

公司看中張織云的潛力,更是大力地為她尋找資源,而張織云也沒有辜負公司的期望。

1924年,由大中華影片公司主導的第一部電影《人心》,它講述的是一家工廠的兒子,在外時結識了一個貌美又才華橫溢的女孩,兩人情意相投,卻不料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,被強行拆散的悲情故事。

這故事放在現在來看不算有趣,但在那個時代,觀眾十分喜歡。在這部電影中,張織云擔任了女主角,她典雅大方,一張臉算不上特別好看,但眉眼間淡淡的哀愁,加上她的演技,把這個人物演出了入木三分的感覺來,彷佛她就是這個人。

她的悲情表演深深地感動了觀眾,從此一夜大紅,也由此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。

在《人心》的基礎上,張織云攢了不少的人氣,演技又了得,背后又有實力雄厚的大公司,很快就收到了《戰功》女主角的邀請。


猜你喜歡

分享

分享導語
複製鏈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