瀏覽歷史 訂閱
  • 首頁
  • 專題
  • 書庫
  • 排行榜
  • 我的
  • 瀏覽歷史
  • 訂閱
  • 全部
  • 民國才子佳人
  • 人物志
  • 民國風雲人物
  • 趣味科普
  • 耽美BL
  • 民間故事
  • 中華古代名人傳
  • 中華近代名人傳
  • 金庸江湖
排序: 更新時間 熱度 最新上架 今日熱門
  • 完結5 章

    倔強少女蘇雪林

    民國是十里洋場的煙花之地,也是喚醒無數覺醒青年的暮雨朝云,雖只有區區數十載,卻能悠揚千百年。在這一特殊時代,文人志士爭相斗艷,各行各業百舸爭鳴,雖處亂世,卻在文學復興上,實現“百家爭鳴”的景象。 吾輩站在歷史潮流之巔,回眸審視那一段憤慨激昂的時代,依然可以在亂世風云之中,找到那一抹倔強不屈的背影。 那是一幅桀驁不馴,又不甘于現狀的背影,那是一幅瘦小無力,又包含巨大能量的傲骨。 那是一個努力向上不向封建舊俗低頭的女性代表,也是一個崇尚自由,追求卓越的時代精英。她就是蘇雪林,一個生在浙江瑞安封建傳統家庭的倔強少女,她既在封建舊俗里不斷掙扎,也在亂世蒼茫里追求自我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8.0千字
    8 55
  • 完結5 章

    佳人陸英

    1906年合肥城內的某天,蜿蜒數里的紅妝隊伍排了十條街,熱熱鬧鬧地進了龍門巷有名的官宦之家張家。 新嫁娘豐厚的陪嫁,讓全城的人都為之咋舌: 成套的紫檀木家具,精雕細琢、流光溢彩;床桌、器具、箱籠、被褥、衣物等一應俱全;金銀首飾、翡翠玉器更是不計其數,就連掃帚、簸箕都是成套的,每把掃帚上全都掛了銀鏈條…… 新娘子入了新房,坐床撒帳后媒婆掀開了她的紅蓋頭,鳳冠下的纓珞一挑,看熱鬧的人都眼前一亮,新娘子太漂亮了! 只見她一張粉臉嬌怯怯,生一雙微微上挑的鳳眼,眉如遠山含黛,目似秋水橫波,整個人美得像從畫上走出來,光芒四射。 在眾人一片的贊嘆聲里,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‬卻忍不住惋惜道:“太露了,留不住,會不長壽的。” 大喜的日子,那麼多祝福都沒能淹沒這句“不吉利”的話,誰能想到多年以后會真的一語成讖呢?
    民國才子佳人7.3千字
    8 60
  • 完結5 章

    潘玉良的藝術生涯

    1908年的一天清晨,蕪湖城內的朝露還未干透,在當地最著名的青樓旁的巷子里,一個男人領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,在和鴇母討價還價。 “這孩子嘴唇厚,臉盤大,以后也長不成個美人,不是吃這口飯的,你快領回去吧”,青樓老鴇鄙夷地看著眼前的小姑娘。 男人不耐煩道,“實在不行,你們領回去打雜燒火總可以吧?”。 精明的青樓媽媽立即回擊,“那尋常丫頭和姑娘可不是一樣的價格”。 男人因為著急還債,需要大量銀兩,聽到鴇母此番言論很是不甘心。二人又爭討良久,最終以兩石米的價格結束了這場交易。 這個男人是女孩兒的親舅舅,自從妹妹去世,把她接到身邊也有五年的時間了。 然而,從青樓老鴇處取了錢后,男人立即轉身離開,甚至沒有再多看一眼身邊外甥女。 女孩兒喚作張玉良,被青樓媽媽領走之后,做得也確是端茶遞水這樣的雜役。即便如此,風月之所里面登徒子臉上的模樣、姑娘們阿諛諂媚的姿態,還有老鴇動輒打罵好頤指氣使,都無時無刻不摧殘著張玉良的身心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8.2千字
    8 205
  • 完結5 章

    蔣夢麟娶好友遺孀

    在常人眼中,四五十歲已是十分成熟穩重的年齡。 但四十七歲的蔣夢麟在這一年,做出了一件十分有爭議的事,說出了一句在眾人眼中宛若笑話的話來。 在他四十七歲這年,選擇與原配夫人分開,迎娶摯友高仁山的遺孀。 并在婚禮上表示,自己敬愛高仁山,因此會更加愛護高仁山愛過的人。 此話一出,褒貶不一。 有人贊許他有魏晉之風,有人看不慣他拋棄原配的行為,更有甚者,認為他此話便是在逃避自己愛上“朋友妻”不堪之舉。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評價,或許是從第一段婚姻就埋下了隱患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8.1千字
    8 203
  • 完結5 章

    巴金與冰心的世紀友誼

    若是提起二十世紀華語文壇上的名人,想必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巴金與冰心。 這兩位文學大家作品繁多,思想深刻,都對現代文學的發展都做出了巨大貢獻。 巴金的《家》、《春》等書堪稱一個時期時代生活的鏡子,他是“二十世紀良知的符號”,是“講真話”的代表。 而冰心以清新婉麗著名的《繁星》、《春水》也影響了許許多多的青年,那句“有了愛就有了一切”更是被無數人記在心底。 眾人都知他們的成就,卻往往忽視了他們二人之間的聯系——巴金與冰心,是有著深厚友誼的莫逆之交。 他們的友情與往來持續了近一個世紀,書信之繁多、感情之純粹,都令人動容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7.4千字
    8 21
  • 完結5 章

    梁實秋燒掉結婚證

    1924年,在上海的碼頭,梁實秋與女友程季淑依依惜別,淚灑岸邊。 充滿才情、熱愛文學的梁實秋,剛剛結束了在清華大學8年的學習生活,已經發表了許多散文,在文壇嶄露頭角。 此番別離,是梁實秋即將前往美國留學深造。 但此刻,對心愛之人的眷戀不舍之情,讓他久久難以平靜。 梁實秋不忍踏上離別的船只,與程季淑山水相隔。 面對與愛人的離別,他甚至曾經想過,放棄奔赴美國留學的機會。 陷入愛情的梁實秋,想要立馬與程季淑結婚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7.5千字
    8 195
  • 完結5 章

    陳寅恪與妻子

    1928年春,北京中央公園。 在這個青年男女談情約會的風雅之所,一青年女子正坐在一處僻靜的長廊里。 她身著旗袍,氣質淡雅,手中拿著一本書,卻見她時而低頭看書,時而抬頭四望。 不多時,終見一男子從遠處匆匆走了來。 這對青年男女,便是國學大師陳寅恪和他的妻子唐筼。 此時的他們尚不相識,中央公園的這次相會,是他們的初見。 至于相見原因嘛,沒有什麼羅曼蒂克,是很簡單也很俗氣——相親。 正如“金風玉露一相逢,便勝卻人間無數”,陳寅恪與唐筼這對大齡剩男剩女,在彼此相遇之際,終于迎來了獨屬于他們的姻緣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7.6千字
    8 35
  • 完結4 章

    王映霞與郁達夫

    郁黎民是郁達夫和原配孫荃所生長女,身為郁達夫的第一個孩子。郁黎民對父親的溫情記憶實在少得可憐。 她只記得幼時父親為她取小名“文兒”,用父親當時的話來說。 “我原名一個文字,你是我郁文的女兒。希望你將來可以成為一名有文化有教養的純潔公民。” 這是郁黎民童年記憶里,為數不多的溫情畫面。即便當時年幼,郁黎民也隱約意識到:父親似乎不喜歡她的母親。 她的母親是祖父母為父親定下的,是一個極其溫柔謙順的傳統女子。不僅可以照料家人的衣食住行,更精通詩書,寫得一手好字。 在郁黎民心里,她的母親是全天下最好的女子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6.6千字
    8 104
  • 完結3 章

    徐文綺

    這個世界上,有人天生握著一副好牌,卻打成了爛牌。有人握著一副爛牌,卻打成了王炸。 而她,堪稱民國最好命的名媛,握著一手好牌,打得一手巧牌。 她就是文學泰斗徐文森家的女兒,名叫徐文綺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4.6千字
    8 2473
  • 完結3 章

    張幼儀的經濟頭腦

    張幼儀的自述把她的人生一分為二,去德國前和去德國后。 去德國前,她恪守三從四德的規矩,在張家遵從父母,在徐家孝順公婆,人前人后她周全體面,不失大家風范。 她15歲和才華橫溢的學子徐志摩結婚,婚后三年就生下了長子徐積鍇,乳名阿歡。公婆歡天喜地,丈夫遠赴留洋,只剩她不知禍福,依然被腦子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束縛住手腳。 在硤石徐家,她看著阿歡蹣跚學步,不禁思念起寶山許久未見的親人,她羨慕哥哥們能夠讀書增長見聞,羨慕丈夫可以留學英國,很多個日夜,她無人可以傾訴心中壓抑許久的寂寞。 終于,她在二哥張君勵的提醒和幫助下得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機會,遠在倫敦求學的丈夫邀請她出國團聚。于是,她趁勢把阿歡交給公婆撫養,毅然踏上了前往英國的郵輪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4.2千字
    8 102
  • 完結4 章

    民國佳人張允和

    1933年4月30日,春末夏初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,上海八仙橋的女青年會酒店,一派人聲鼎沸,笙簫和鳴,放眼望去,但見偌大的高級酒店,嘉賓滿座,人人笑逐顏開。 原來,一場西式的婚禮正在酒店隆重舉行。戴著眼鏡的新郎西裝革履,身材挺拔,俊眉朗目,新娘則是一身潔白婚服,一頭短發秀美如云,又在右耳畔細心地別上了一束鮮花。 這完全不同于古中國的西式婚禮,成功吸引了到場每一位嘉賓的目光。當十四歲的白俄羅斯女孩彈起了鋼琴,當23歲的昆曲小生顧傳玠吹起了笛子,當19歲的張家小妹張充和唱起了昆曲,所有人都瞬間明白,這不僅是一場西式婚禮,更是一場中西文化的交流會,而這場婚禮的男女主角,都是出身書香門第的才子佳人。 新郎名叫周有光,新娘則是張家二女張允和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6.4千字
    8 93
  • 完結4 章

    張學良一生癡迷不已的趙四小姐到底有多美?

    2000年6月22日,美國夏威夷檀香山的史特勞伯醫院加護病房外圍滿了人,醫院第一次出現如此多的華人面孔,一個年輕的男人攙扶著一位已近一百歲的老人,走到病房門口。 眾人紛紛讓出了道路,老人在進入病房之前對著病房上的玻璃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西服、擠出了一絲笑意,他拂去兒子的手緩慢的走進病房去做最后的告別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5.4千字
    8 365
  • 完結3 章

    陳寅恪有多牛?

    “三百年來第一人”。 這句話出自傅斯年先生之口,而傅斯年先生口中所說的這個人,就是陳寅恪。 陳寅恪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評價呢?就連戊戌變法領頭人之一的梁啟超先生都曾說過,自己的著作,不如陳寅恪的幾百字值錢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4.0千字
    8 59
  • 完結4 章

    作家蘇青被罵“文妓”?

    1947年2月,著名的美女作家蘇青在報紙上發文回應外界的指責與非議。蘇青憤怒地寫道:把一個艱苦寫作的女文人當作放蕩不堪的妖婦來描寫,在我簡直是夢想不到的事。有人索性不客氣地稱我為“文妓”…… 蘇青當年可是與張愛玲齊名的女作家,為何被人稱為“文妓”?這背后有怎樣的故事?
    民國才子佳人4.1千字
    8 102
  • 完結5 章

    民國版梁祝

    “我愛,我吻遍了你墓頭青草。在日落黃昏,我禱告,就是空幻的夢吧,也讓我再見見你的英魂……假如人生只是虛幻的夢影,那我這些可愛的映影,便是你贈與我的全生命……” 這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石評梅,在深愛她多年的才子高君宇病重去世后,在他的墓碑前寫下的詩句。 兩人相互傾心,還沒來得及攜子之手,漫步紅葉,高君宇便在命運的驅使下奔赴黃泉。 而永失愛人的石評梅,終于認清了心中對他的愛,將內心積攢多年的隱忍痛楚一并爆發。 石評梅曾因早些年所受的情傷,再也無法輕易打開自己的心門,面對高君宇熾熱的鐘情,她總是在冷漠中回應,在心動中隱藏。 而如今,那樣赤誠、熱烈的他已在冰冷的墓碑中永遠地閉上了雙眼,石評梅抱著那凄冷的石碑,淚如雨下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7.7千字
    8 4087
  • 完結6 章

    癡情的卞之琳

    1933年初秋的北平,空氣中彌漫著絲絲涼意。 卞之琳受沈從文邀請去家中小聚,詩書伴著小酒入喉,文人間的樂趣,除了討論詩歌和小說便是一些家長里短的事。 酒過三巡,醉意襲來。 才子們的臉上都蒙上了一層緋色,說話的語調也提高了幾個度。 這時候沈夫人張兆和打斷了大家的談笑。 張家四姐妹個個都是才貌雙全,蕙質蘭心。 很多時候沈從文也驚訝,自己這麼個從湘西走來的小伙子,怎麼能有福氣迎娶張家的女兒。 張兆和身后跟了一位少女,眼波流轉,一低頭,整個步入初秋的北平,仿佛又擁有了春天。張兆和給大家介紹:“這位是我的妹妹,張充和。” 人群中爆發出驚嘆聲,難怪氣質這麼優越,原來也是張家的女兒。 而夾在人群中的卞之琳,他一身長袍,連即將落在鼻尖上的眼鏡都沒有注意到。 他呆呆地盯著那個身穿淺色旗袍的少女,一動不動。人是一動不動,心卻在不停地躁動。 這是卞之琳和張充和的初遇,很多時候感情總是迸發在一瞬,然而一瞬便注定了一生的糾纏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9.1千字
    8 503
  • 完結5 章

    梅蘭芳的三個女人結局如何?

    感情向來都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,不論男女。 梅蘭芳的二房妻子福芝芳,就親身演繹了一場,由自己掌握婚姻主導權的驚人大戲。 福芝芳由母親一手養大,為了生計,福母將福芝芳送上了京劇的舞臺,跟著吳菱仙學藝。 沒想到,福芝芳在京劇這一方面也算是小有天賦,沒過幾年便在京劇圈中小有名氣,受到廣大觀眾的追捧。 福母操心女兒獨自登臺演出會有不測,專門女扮男裝變作福二爺,在臺下守著福芝芳唱戲。 當時的京劇圈中,同為吳菱仙的徒弟,也是梅巧玲之孫的梅蘭芳早已嶄露頭角,繼承了“梅派”藝術,算得上是圈內響當當的人物之一。 福芝芳在京劇圈的名聲逐漸大了起來,師傅吳菱仙便撮合著福芝芳與梅蘭芳一起登臺演出。 這一登臺演出,梅蘭芳就深陷于福芝芳的魅力之中,那懵懂的少男心蠢蠢欲動,只是礙于妻子王明華的顏面,不大吭聲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8.1千字
    8 3606
  • 完結5 章

    傅雷夫婦去世后

    古希臘時期,有一則著名的悲劇——《安提戈涅》,講的是主人公安提戈涅不顧國王的禁令,寧愿犧牲自己也要給哥哥波呂尼克斯收尸的故事。 這與江小燕冒死領取傅雷骨灰一舉,大同小異。 只是,江小燕與傅雷夫婦,并無任何方面的親緣關系;而安提戈涅,卻是給自己的親哥哥收尸。 究竟是為何,江小燕要領取一對陌生夫婦的骨灰呢? 這一切,都得從無人敢認領骨灰的傅雷夫婦說起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6.9千字
    8 3152
  • 完結4 章

    白光的三段感情

    紅塵錦繡,誰又欠了誰?誰又能怨了誰?當繁華褪盡,鉛華洗凈,終究是一場夢罷了。 上個世紀的上海灘,街上終日響徹著慵懶的爵士樂,搖曳的舞女,風流的公子,都是那個時代的印記。 而白光的的歌聲與形象更是貫徹了那個時代,渾厚滄桑的嗓音,獨特慵懶的唱腔,性感豐滿的身材與個性極強的風格讓她從那個時代脫穎而出。 那時的白光不知是多少青年才俊的夢中情人,紙醉金迷的代名詞,也是民國時期的上海印記。 白光也只是這個美麗女人的藝名,她原名叫史永芬,只因為看電影時偶然注意到電影院投射的那一道白光,而為自己取名為白光。 的確,她像一道光,照進了多少青年的心中,照進了那個時代,并留下了屬于白光的印記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6.7千字
    8 808
  • 完結3 章

    蕭軍與妻子

    1942年4月8日,作家蕭紅在香港離世。 消息很快傳到延安。作為曾經與她共度過6年的革命愛侶,蕭軍似乎沒有太大的觸動。他在日記里平靜地寫下:“下午聽到蕭紅死了的消息,芬哭了”。 日記中的“芬”,是蕭軍彼時的妻子王德芬。 王德芬從未見過丈夫的前妻蕭紅,但還是難以自制地為這個苦命女子的早逝而哭。也許那一刻,她哭的是蕭紅,更是自己吧。
    民國才子佳人5.1千字
    8 193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尾頁
Copyright © 民國人物誌
  • Privacy Policy隱私政策
  • User Terms用戶條款
  • Contact Us聯係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