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永熹
在風云變幻的20世紀,大概無人不知葉公超的大名。作為近代知名的外交家、文學家,他是書生從政的典型。
從優秀的知識分子到杰出的政客,不世的才華銜接了葉公超波瀾壯闊的前后半生。
即便是不熟悉他的人,也聽說過這些學術泰斗們的大名:錢鐘書、季羨林、楊振寧、許淵沖……而他們都是葉公超的學生。
葉公超確有這個實力,他9歲留學歐美,23歲站上北大講壇,其英文造詣不夸張地說,在當年舉國無雙。
回國之初,聞一多就因葉公超的外語水平遠超國語戲稱他為“二毛子”;放眼國際,一向高傲的英國首相丘吉爾也由衷為他的語言天賦擊節贊嘆;課堂上,學生們對他純正動聽的語言聲調、幽默俊秀的遣詞造句心悅誠服,敬仰不已,課后還久久不愿離去。
學術上的高光,是葉公超前半生濃墨重彩的輝煌一筆。可是晚年,當好友梁實秋邀請他去臺灣師范大學任教時,葉公超僅教了一個學期便拂袖而去,不再講學。他坦言自己一生不羈,還是最愛自由。
如此看來,葉公超倒也是個狷介曠達、恣意灑脫的性情中人,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?
民國才子佳人4.7千字
8
2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