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句話叫做“富不過三代”,在歷史上,有太多通過上一代打拼積下萬貫家財,卻被后代子孫揮霍一空的事情。 今天要講的就是一位民國的頂級的“富二代”,他繼承了父親龐大的家業,但花錢卻完全不懂節制,吃喝嫖賭樣樣在行,甚至一晚上能輸掉100多套上海的房產,臨死前最大的心愿,就是吃一口肉。 這就是清末的首富之一盛宣懷的兒子,盛恩頤。
“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,就像帶走每條河流,所有受過的傷,所有流過的淚,我的愛請全部帶走……” 1992年,新生代音樂人張雨生推出了《大海》。歌曲一經問世,歌迷為之瘋狂。 可是,只有真正的粉絲才了解,這雖然是一首商業歌曲,但由張雨生來唱就不一樣了,因為歌曲中那些悲痛與無奈,全都與一個人有關。 沒錯,這個人就是張雨生的妹妹張玉仙。她是15歲便夭折的少女,也是哥哥張雨生內心永遠的痛。
張學良形容她驚為天人,范克明在《張學良傳》中這樣描述她:“她愛整潔,不愛打扮,但由于她身材苗條,端莊俊秀,有一種像璞玉或水晶般的典雅、純潔、玲瓏剔透的天然美,反倒愈加顯得溢光流彩,楚楚動人。” 她,便是趙四小姐。趙四小姐,原名趙一荻,又名綺霞,因其出生時天空有一道絢麗彩霞而得名。
在20世紀20、30年代的北平街頭,如果有人看到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出現在某報社門口的長隊里,不用驚訝,不用懷疑,他一定是在排隊買張恨水的連載小說。 魯迅排隊買張恨水的小說,是因為他的母親魯瑞是張恨水的“書粉”,大孝子魯迅這是在以幫母親“追星”的方式盡孝。 張恨水不僅塑造了很多經典的才子佳人形象,比如《金粉世家》中的金燕西和冷清秋,與此同時,他個人的感情生活也非常豐富。接下來,筆者就帶大家回顧一下他比小說更加精彩的三段婚姻。
做自己的主人在現在看來是一件平凡不過的事情,可是在民國時期,最不容易的就是做自己的主人。盲婚啞嫁是尋常,被騙婚的也不在少數。 有人常常說人生就是一場陰差陽錯,對于某些人來說,這些陰差陽錯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各種機遇,對于葉蓁來說,這仿佛是命運開的一個莫大的玩笑。歡天喜地要去嫁給自己的意中人,卻被送上了公公的床上。
20世紀初,在北京的大街上,大家經常能夠聽到小鳳仙的名號。 那時的她,是揚名京城的樓閣名妓。 1900年,小鳳仙出生在一個落寞的滿洲八旗武官家庭中。 那時的她,還叫朱筱鳳。
1945年,宋美齡帶著民國代表團,在這一年訪問了美國。 在代表團的諸多成員中,宋美齡最信任的莫過于她的外甥女孔令偉。 孔令偉時年26歲,是民國財政部長孔祥熙的二女兒,是宋美齡的姐姐宋靄齡所生。 可她似乎不承認自己女子的身份,在花容月貌的年紀卻梳著大背頭,穿著西裝,打著領帶,戴著墨鏡,叼著雪茄,完全是一幅男人般的裝扮。 也因此在美國總統羅斯福在接見她時,直接把她當作一個帥小伙。
1965年4月3日,62歲的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,昔日光彩照人的名媛“北陸”,去世時身上套著一件破爛不堪的棉服,最終由朋友們為她湊錢買了一件新衣服,死后,她的骨灰無人認領,直到1988年,才由陸家的遠房侄子侄女在蘇州東山華僑公墓為她立了個衣冠冢,上寫“先姑母陸小曼紀念墓”。 這個把愛情當存身之道的女子,直到年過半百才明白靠人不如靠自己,只是悔改得實在太遲了!
當年,面對黑洞洞的槍口,張素貞曾言:我這一生,做過窯姐,當過土匪,抵抗過官兵,殺過人,總算露臉了。的確,她的一生抵得過別人的幾輩子。 只是,最后的最后,身披紅綢、獨立于微風中的她憶及的,當是當年那個義無反顧離家、奔向幸福生活的自己。
她的婚姻愛情,如同她筆下《鳩那羅的眼睛》一般,就像一座絕望而死寂的圍城,如同一座墳墓,從進入的那刻便是結束。 她就像是被鳩那羅還是太子時獵殺取下幾百頭鹿眼睛食用,鹿王要報復鳩那羅而化身為人的王后,她帶著仇恨卻癡戀上了鳩那羅,而鳩那羅卻始終殘暴冷漠。 絕望的王后最終挖下了太子鳩那羅的眼睛,然后自殺而亡。 她便是著名大作家,一代才女蘇雪林。
1958年,蘇州留園的門前,一個穿著破爛的乞丐躺在地上,不停地哀嚎。 “我要吃肉……誰能給我口肉吃……”過往的路人沒有一個拿正眼看他,偶爾瞥來的目光中,也充滿著無盡的鄙夷。 只因為這個乞丐的名字,叫盛恩頤,是曾經蘇州首富的兒子,民國著名的富二代。 堂堂“公子爺”,為何會淪落到沿街乞討呢? 他的家族又發生過怎樣的變故?路過的行人又為什麼會一臉鄙夷地看著他? 只因為他有一個響亮的稱號:“民國第一紈绔!”
很多人不能理解,她為何會在墓碑上讓徐志摩和自己的子女為她刻上“蘇張幼儀”四字,但真的懂了張幼儀和二夫那段感情的人,卻懂得這個“蘇”字背后的意義。 對于普通人而言,他們的眼里,張幼儀與徐志摩的聯系更緊密,可很少有人算過:她和徐志摩在一起的時間總共不到7年,她和蘇紀之卻相識相伴了20多載。更為重要的是:蘇紀之真正愛過的女子,只她一人。而她一生中,真正美好的感情片段,也全在她與蘇紀之在一起時。
1962年創辦的臺灣電影金馬獎,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并稱“華語電影三大獎”。 能夠獲得金馬獎影后,幾乎是每一位女演員夢寐以求的榮耀時刻,可想而知,競爭也是非常殘酷的。一個女演員想在金馬獎拿影后,絕對離不開姣好的容顏與過硬的演技,更離不開這兩樣的載體——足夠有說服力的影視作品。 金馬獎已經走過了60年,影后自然也有60位,其中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,例如恬妞、林鳳嬌、張艾嘉、楊惠珊、梅艷芳、張曼玉、林青霞、陳沖、吳君如、舒淇、章子怡等等。 這些女明星曾經都是圈內的頂流,她們風情萬種,舉手投足氣場十足,回眸一笑迷倒蕓蕓眾生,是萬千少男少女追捧的偶像。 只是女藝人的演藝生涯跟男藝人相比要短的多,免不了在事業走下坡路之后回歸婚姻與家庭。好在她們的選擇很多,即便成為人婦,也有女王般的待遇,大別墅住著,跑車開著,孩子不用自己帶,多少女孩都羨慕這樣的生活。 但凡事都有例外,在金馬獎影后長長的名單里,就有一人對戀愛和婚姻的態度與眾不同,甚至跟娛樂圈格格不入。 在她最高光的那幾年,追求者也是從家門口排到法國巴黎的,其中不乏圈內大咖,可是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,“不清不楚的好麻煩,我這個人怕麻煩,干脆就不要碰”,她就是第三十屆臺灣金馬獎影后——吳家麗。
1987年,演藝事業如日中天的“發哥”周潤發,已經憑借一部《英雄本色》紅遍了兩岸三地。 然而,當他受邀參加一位女歌手的演唱會時,作為表演嘉賓的他,卻不惜在舞臺上向對方下跪,以表達他內心的尊敬。 無獨有偶,在這位女歌手2014年舉辦的演唱會上,同樣作為表演嘉賓的“華仔”劉德華,上臺后也直接對著她跪了下來。 這位女歌手,便是曾經和鄧麗君齊名,紅遍大江南北的香港殿堂級實力派女歌手——徐小鳳。
1921年12月的一天,上海永安大樓大東旅館,蔣介石跟陳潔如舉辦了婚禮。蔣的原配夫人毛福梅還在浙江奉化,并不知情,幾年后兩人才離婚。
2021年9月24日,是曹禺誕辰111周年紀念日,這天晚上,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曹禺劇場座無虛席。 當大幕緩緩拉開,一場新版的《雷雨》呈現在觀眾面前。 從30年代初這部話劇公映開始,近百年的時間里,《雷雨》成了話劇院叫好又叫座的壓軸戲。 甚至在話劇圈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定:只有演過《雷雨》的演員才能稱得上是話劇演員。 文藝界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:說不盡的曹禺,演不完的《雷雨》。 曹禺因為這部處女作,在話劇界近百年的時間里,幾乎無人超越。 有人說,曹禺是個創作天才。 其實,世上哪有什麼天才,他不過是對戲劇保有一顆癡心罷了。
有句話叫做“富不過三代”,在歷史上,有太多通過上一代打拼積下萬貫家財,卻被后代子孫揮霍一空的事情。 今天要講的就是一位民國的頂級的“富二代”,他繼承了父親龐大的家業,但花錢卻完全不懂節制,吃喝嫖賭樣樣在行,甚至一晚上能輸掉100多套上海的房產,臨死前最大的心愿,就是吃一口肉。 這就是清末的首富之一盛宣懷的兒子,盛恩頤。
“頎而白,如玉肪,風姿綽約,見之,如立水晶屏,倩影巧兮”。 1947年,只有23歲的金庸初見第一任妻子杜冶芬后,當場被其盛世美顏驚呆。多年后,他在《金庸往事》中寫下以上一段話。 可見,英雄愛美女,少年愛麗人,江湖大俠金庸也不例外。大概正是因為如此,所以他曾以小說中“楊過”自比。 楊過一生專情,但是,他同樣很容易被新的感情所影響。